根本原因:氣候因素
河南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降水時空分布極其不均,干旱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大,歷史上有“十年九旱”之說。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現象越發頻繁,干旱發生頻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趨勢。
“今年河南九、十兩個月天干的厲害,幾乎沒下雨,河都干了,我老家洛陽那邊吃水都緊張。”鄭州市民張玉春對記者說。 【詳細】
水資源匱乏是不可言說的痛
老子有言:“地潤天和。”如果說氣候是不可逆轉的現實因素,那水資源的匱乏則是河南先天的發展“短板”。
“雖然地跨淮河、長江、黃河、海河四大流域,但河南仍然是一個水資源極度缺乏的省份。”楊汴通說。數據顯示,河南天然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居全國第22位,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詳細】
河南抗旱澆地5298萬畝次 投入資金9億多元
7月23日,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我省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抗旱行動,夏播以來已投入抗旱資金9億多元。
近期的旱情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防指多次下發關於做好抗旱保秋、保人飲的通知。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分片包干,嚴格實行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責任,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詳細】
|
|
校園裡的節水課
3月19日,鄭州市緯一路小學學生在節水特別課堂上展示自己繪制的節水手抄報。
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到來前夕,河南省鄭州市緯一路小學開展校園節水科普教育活動,教育孩子們節約用水,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詳細】
鄭州“節水達人”收集雨水澆菜 養活幾十盆菜
河南萬元GDP用水量十年降七成 節水效果顯著
評論:把握好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分寸
河南光山縣自2009年秋季開始連續出現干旱天氣,今夏旱情急劇發展。面對破敗的農村水利設施,群眾說:最可怕的不是水在變少,而是留不住水。 新華社記者 馬意翀攝
今年夏天入汛以來,北京連續經歷了幾場暴雨的洗禮。雨水為北京帶來清爽,帶來藍天的同時,也滲入地下、匯入水庫,形成了超過9億立方米可利用的水資源量。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雨水的滋潤對久旱的北京是寶貴的資源,但沒有改變北京水資源緊缺的現狀。
不光是北京,整個海河地區都飽受著水資源衰減的困擾。近20年來,這一地區的降水減少了10%,地表水資源量減少了41%,水資源總量減少了21%。水資源短缺問題不僅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或許有一天,也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正常生活。根據最新一輪的全國水資源評價成果顯示,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412億立方米【詳細】
|
|
|
|